恒如此,其犹行,守勤俭,常以裘褐为衣。其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,帷不缀花,以示俭。
而后景帝同履黄老之学,究成文景之治之煌煌盛世。
至汉武时,帝释其父之策,取高为之行,用酷吏张汤等,厉兵秣马,大削蕃国,纲纪大坏。
违老子所言: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;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”
其为道也,至武帝崩之时,民不聊生。
幸位至宣帝,励精,乃去大汉之颓势,免亡秦之悲复生。
从以上之例可知,无为即顺道,以正治国,以无事取天下。”
“如何?”李长歌一脸期待。
李文卿沉声说道:“你写的有点问题。”
简直大方向都错了。
“嗯?”
“批评的大前提就错了,那几个帝王的执政方针其实是没有大问题的。”
李文卿负手而立,颇有几分先生的严谨气质。
“你觉得,汉初几代能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却有所作为,这是因为什么?”
“呃,自然是黄老之学本身……”
李长歌也觉得,自己的论证有些奇怪了。
“错。”
李文卿笑着摇头。
“是因为中央集权尚未加强,江山不够稳固。
汉帝国诞生之初可谓一穷二白啊,内有蕃国林立,外有匈奴劲敌。
在这种情况下,出于稳定诸侯国的目的,采用黄老之学治政,也就是无为而治,就有着它独特的优越性。
个人感觉,是由于汉武帝晚年过于骄傲,才产生种种的问题。
而武帝时期,用积极的公羊派儒学治国,并没有什么错误。
毕竟那时,汉帝国立国已七十余载,无论是国力,还是中央集权的程度,都呼唤着一种新的思想来将帝国推向更高的位置。
你以为高祖、文帝、景帝就不想有为而治吗?”
李文卿露出一个有深意的笑。
李长歌头皮发麻。
李长歌细细想了想,说:
“有道理,有道理。
我如果这么写的话,就相当于在否定汉武帝明面推进的中央集权的政策,也是,要想到这一层,是一个考虑的步骤。
我应该再加点儿内容,并不是持一种绝对否定的态度,这么写应该会好些。”
李长歌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:“毕竟汉武帝独尊儒术。而儒家可以控制百姓的思想,适合用来治理整个国家。”
李文卿却又摇了摇头:“武帝时期,诸如董仲舒之类,那是外儒内法。”
李长歌说道:“我赞同他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虽然是外儒内法,但是其实百家的思想就已经没啦。”
大哥还是看得不够透彻啊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赛亚人之最强克林 时光有你甜又蜜 人类本源启示录 世界终会开始爱你 静在琪中 结缘小龙女 诸天兼职成神 司判倾城:大佬总是无心工作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海贼之蓝拳仲裁 斗罗之叶希 高冷总裁之这朵梨花有刺 希望你知道有个人在等你 传奇药农 直播算命太准:国家把我收编啦! 我辈岂是蓬蒿仙 我在超神学院的旅途 大家请我当皇帝 白夜行者何平饭店 火影之森罗万象传